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如何高效利用?建设质量如何保障?区审计局以“穿透式”监督来作答。作为项目建设的“经济卫士”,区审计局始终聚焦主责主业,创新监督模式,深化审计服务,将监督触角延伸至项目全生命周期,为规范项目管理、提升资金效能、防范化解风险筑起坚实屏障。
跑现场、核图纸、查方案,是审计人员的工作日常。作为文登重点民生工程,康成公园自2022年破土动工以来,便备受瞩目。如今,这座即将落成的公园内,步道蜿蜒、设施完备,绿植错落有致,处处洋溢着生机。审计现场,工作人员正手持图纸与清单,化身“细节猎手”,精准测量道路宽度,仔细核对绿化面积,严谨比对工程进度,确保每一处细节都经得起检验。
威海金滩公用事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敬芳告诉记者,康成公园位于文登经济开发区,占地六十六公顷,项目地形复杂,建设规模大,涉及范围广,审计局在项目开工后,及时进行跟踪服务,优化设计,规范建设流程,合理控制造价,节约了项目投资,保证了项目顺利进行,预计今年十月份完工。
针对政府投资项目体量大、环节多、周期长的特点,区审计局紧扣全区发展重点,联合区财政局、建设单位、设计单位等部门,对重大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。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和用料方案,及时纠正前期工程设计、招标、控价中存在的隐患,并与建设单位建立“点对点”沟通机制,实现即审即改、立行立改、审改结合。据统计,自实施招标控价前置审计以来,超过80%的问题在项目实施前期即得到有效整改,显著强化了资金管理,压降了建设成本。
区政府投资审计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工程审计服务科科长刘晓燕说,科技赋能让监督更精准、更高效。投资审计服务中心通过无人机航拍、激光雷达测绘、BIM+技术等现代化手段,搭建数据分析平台,对工程进度、质量、造价等进行实时监控和精准分析,稳步提升审计质量。
近两年,“穿透式”审计的成效已在圣经山西路改造等10余个重大工程中逐步显现。通过精准的监督与服务,不仅最大限度节约了财政资金,更及时督促了项目部门落实整改问题,有力推动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。
审计工作既要保证质量,也要追求效率。为此,区审计局创新采用过程结算方式,引导和督促建设单位完工一批、报送一批,做到接收一批、复核一批,灵活把握工作节奏。2022年以来,已高效完成东母猪河文登段(一期)治理项目、南七线绿化提升项目、秀山公园和文登一中重建项目等重点工程的结算审计工作,确保了项目成果的真实可靠。
区审计局党组成员、区政府投资审计服务中心主任郐志永说,下一步,区审计局将聚焦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,围绕计划管理、质量管理和审计整改等重点环节,靶向施策、精准监督,确保投资审计工作提质增效。同时,坚持守正与创新结合,积极探索大数据及先进技术手段在投资审计中的运用,实现“转方法”走出审计投资新路子,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审计保障。(邢欣怡 刘晓燕 黄燕妮)